合肥供水吴豪:最好的青春在路上

2015年,青年党员吴豪从安徽建筑大学市政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进入合肥供水集团工程管理部,负责市政供水管道工程建设。7年的理论学习,6年的实操历练,当初那个青涩、腼腆的大男孩已经成长为自信干练的西部片区项目经理。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2020年,他被评为集团供水标兵,“我很幸运,赶上了合肥跨越发展的大好时期,让我有机会一直在奔跑”,对于所经历的一切他心怀感恩。
3年磨一剑 吾家有“廊”初长成
2020年11月25日,一个普通的阴雨天,对吴豪来说却值得铭记。站在柏堰湾路下6米深的综合管廊综合舱里,看着钴蓝色供水管道沿着长廊纵向远方,他思绪万千,这里陪伴过他度过了太多的日夜春秋。

供水管道入廊为受限空间内作业,本来难度系数就很大,在入廊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比想象中的还要多。廊外多数道路未修建,缺少施工便道;廊内通道狭窄,供水管道运输和吊装困难,交叉施工需要大量的综合协调……一切从零开始,一切也都是全新的挑战。
没有经验,那就跨省学习。2017年8月,吴豪随考察团一起赶赴厦门,学习当地综合管廊内供水管道建设及运维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短短3天时间,对于疑惑重重的吴豪来说根本不够用,他不停地拍照记录,一有机会就拉着接待方询问。回来后,他悉心整理了一份交流心得,也为日后其他同事的工作开展提供了宝贵依据。
历时三余载,经受住疫情和汛情的双重考验,柏堰湾路(方兴大道-将军岭路)入廊供水管道提前45天并网通水,标志着合肥正式开启了综合管廊时代。
这里是我市首个入廊的供水管道,也是我市入廊市政项目中首个投入使用的供水管道。数个“首次”的辉煌背后,承载的是无数次坚持梦想的初心和战胜困难的决心。
分秒必争 助力运河新城驶入发展快车道
春雨绵绵,走进运河新城,一个个项目现场热火朝天,脚下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柏油马路,映衬着春天的勃勃生机。运河新城是合肥市当前重点发展的城市副中心片区之一,位于蜀山区小庙镇区域内,为合肥西部片区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和宝贵空间。
“城市发展,供水先行。路在哪里,我们的市政供水管道就要铺到哪里。”为了加快推进城乡区域供水一体化进程,2019年10月,根据区域建设要求,合肥供水集团先行启动了第一批17条市政道路配套供水管道建设,项目总长28.75千米。
接到这项任务时,吴豪既紧张又期待。但他很快调整好心态,编制总体施工进度,分解到月、对照执行,实时总结、全程跟进,各个标段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寒冬酷暑、风雨无阻,他穿梭的身影从来没有缺席过。同事都开玩笑称他为“小庙原住民”,因为问起小庙的东南西北,他比导航还要准。


披星戴月 跑出畅通二环加速度
2020年12月5日,畅通二环西南环正式动工改造。身为合肥的城市大动脉,无论是交通通行还是经济助力,南二环路都担负着不可替代的重任。按照“先地下、后地上”的施工原则,吴豪负责的畅通二环(西南环)合作化路节点供水管道迁改属于第一阶段的重要内容,施工任务极重。
寒潮、雨雪、春节假期接连到来,留给吴豪的时间少之又少,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促使着他不断加快脚步,主动放弃所有的假期和休息时间,一头扎进工地,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把施工计划再排的密一些、工期再紧一点。
1月20日晚,南二环(潜山路-齐云山路) DN300供水管道迁改工程顺利完成;2月3日晚,金寨路与合作化路交口DN800供水管道勾点结束,并同步完成砼管改造,有力消除安全隐患;3月5日,金寨路与合作化路交口DN600供水管道勾点完成。不到2个月的时间,3次停水勾点,完成32块水表迁移。目前,吴豪正紧张的对接合作化路与居郢路交口供水管道迁改事宜,预期后期还有3次停水作业。


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点点微光照向同一个方向,就能汇聚无穷的力量。“等到二环通车的那天,我要开车带我的家人感受一下合肥速度,告诉女儿这地下的供水管道是爸爸建的。”话语间,满满的都是身为合肥大建设一员的骄傲和自豪。
通讯员:工程管理部 任宇、党委办公室 时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