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印发,到2022年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
《实施方案》由总体要求、重点行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保障措施等四部分组成,通过对贵阳市水资源和节水现状分析,确定了贵阳市节水工作的阶段性任务和保障措施,绘制了任务分工、时间表和路线图,确定了2020年、2022年和2035年三个阶段主要目标。
《实施方案》从重点行动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两大方面,确定了适用于贵阳市的事项,明确了每项工作的开展要求和具体内容,对全面推动贵阳市节水各项改革举措和任务要求落地见效,增强全市节水主动性和自觉性,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推进全市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贵阳市“管水、用水、调配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实施方案》确定的主要目标为:
到2020年,节水政策法规、市场机制、标准体系趋于完善,技术支撑能力不断增强,管理机制逐步健全,节水效果初步显现。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降低26%和29%,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1%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00以上,城市(县城)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
到2022年,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节水产业初具规模,非常规水利用占比进一步增大,节水管理能力全面增强,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明显增强。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5.6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降低34%和37%,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0.508以上。
到2035年,形成健全的节水政策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完善的市场调节机制、先进的技术支撑体系,节水、护水、惜水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贵州省下达的指标范围内,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达到国内平均水平,形成水资源利用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曾秦 实习记者 洪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