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共创辉煌!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河北衡水:推进雨污分流改造 确保城市“血管”通畅

发布日期:2020-11-13 来源:河北水协
  排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城市雨水排放、污水收集的重要功能,俗称城市的“血管”。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解决城市积水内涝、消除黑臭水体的治本之策。衡水市作为河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突飞猛进,但市区排水管网建设相对滞后,由此产生的城市积水内涝、水体黑臭等问题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成为制约衡水城市发展的突出短板。衡水市委、市政府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民生、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科学组织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积极推进城市排水体制变革,确保城市“血管”通畅,努力让城市更宜居、群众更幸福。
  坚持政治站位 高位协调推动
  市委副书记邸义检查市区雨污分流工作
  衡水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把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创建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省雨污分流改造示范城市为抓手,统筹协调、上下联动,成立了市区排水系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雨污分流改造列入全市20件民生实事和20项民心工程,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以“绣花”般的工匠精神,扎实推进城市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坚决打好打赢治水治污的人民战争。
  坚持科学规划 精准分类施策
  聘请国内权威的专家团队,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可行、社会影响小”的原则,突出“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科学编制了《衡水市市区排水系统综合整治工程规划方案》。工程建设由市政府统一领导,市城管局、桃城区、衡水高新区、滨湖新区做为建设单位分区域实施。按主、干、次、支顺序对主城区15条主干街道、24条次干街道、部分小街巷老旧排水管网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总改造规模约200余公里。同步修建雨水调蓄池7座、提升泵站6座、旋流沉砂设备41座。
  工程设计充分发挥市区水体众多的优势,科学设置管道种类、管径、布局、高程,有效利用既有合流管道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最大化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对居民小区、机关单位排水管道因地制宜进行雨污分流改造,与城市管网紧密衔接,形成较为完善的分流制排水系统,大幅增强城市排水设施功能,有效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彻底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形成的根源。
  认真组织谋划 全力做好保障
  衡水市市区排水系统综合整治工程是建市以来最大规模的排水改造工程,为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市委、市政府协调各相关部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打破常规、优化程序,积极寻找加快工作进程的解决办法,保障前期审批手续高效推进,项目快速落地;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衡水市积极参与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河北省2020年雨污分流改造示范城市的竞争评选,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分别于2019年9月、2020年2月成功入选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省雨污分流改造示范城市。
  加强协调联动 合力克难攻坚
  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单位。衡水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统领作用,主要领导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团结带领各相关部门,担当作为、克难攻坚,保证工程高效推进。一是积极应对疫情不利影响,化被动为主动。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基础上,克服施工人员少、施工机械不足等困难,抢抓疫情防控关键期人车流动少、交通压力小、学校未开学的有利时机,对市区关键路口破土施工,打开雨污分流“突破口”。二是集中力量打硬仗,统筹推进工程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时间紧、任务重,为保证汛期前完成主体工程,各部门充分发扬高效务实、敢打硬仗、连续作战的精神,集中所有施工力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交叉作业、统筹推进,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三是克服地下管线复杂、施工难度高等困难。工程实施过程中,建设单位与地下管线产权单位密切配合,在现场踏勘基础上制定施工预案,对影响安全生产的地下电缆、光缆、燃气、热力等管道进行重点保护,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地下管线冲突等技术难题,确保施工安全与进度。四是全力做好交通疏导,降低交通压力。委托专业单位编制了交通组织方案,结合施工计划合理设置施工围挡范围、围挡时间,尽量减少施工对市民日常出行的影响。通过对交通流量进行测算,在道路关键位置安装警示标志和交通疏导标志,科学设置路口信号灯变换程序,力求将施工对交通影响降至最低。
  分步推进建设 分流成效显著
  衡水市区排水系统综合整治工程自启动以来快速推进,截至9月中旬,雨污分流管网改造规模已达到252公里,提前完成年度任务;同时,加快推进衡水市主城区排水系统末端雨污分流改造,已完成34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646个小区、胡同小街巷改造工作,使主城区具备分流条件的区域实现了雨水就近直排入河,污水有效收集处理。经过近期几场降雨检验,道路未出现明显积水,雨污分流成效初步显现,困扰衡水市多年的城市内涝难题得有到效化解。
  目前,衡水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最新工作要求,继续发扬不怕辛苦、连续作战精神,加班加点、紧锣密鼓组织施工,加快推进市区雨污分流改造剩余工程进展,保证按年底前完成全部改造任务。
  依托群策群力 着眼机制创新
  在按下雨污分流改造“加速键”的同时,衡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研,认真倾听民声,了解民意,依托群众智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推动工程高标准建设。同时,集中精力研究谋划下一步重点工作,确保软、硬件建设两手抓,以建设谋发展,强管理促成效。一是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在市区雨污分流改造全部完成后,计划将整个市区道路排水管网、完成改造的新旧小区、机关单位等支线管网全部交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将事权集中,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强化源头控制,确保雨污分流改造与黑臭水体治理成果,促进城市排水管理水平迈向新台阶。二是建立健全“厂网河”一体化管理体系。计划通过加强“厂网河一体化”管理机制建设,统筹协调与城市排水相关的各项工作,充分优化、提升污水收集和处理的全系统功能,有效解决雨水消纳利用的问题,实现“水质保障、水量均衡、水位预调”,提升整体防汛保障水平,持续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三是加快城市“智慧排水”建设。持续加强“智慧排水”建设力度,增加“智慧排水”软硬件投入,逐步构建技术先进、信息完善、运行稳定、功能强大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排水管网运行状况的可视化、指挥调度全局化,提升城市排水管理水平,有效防止管网安全事故、漏损现象的发生,确保城市防汛排涝安全。


  本社记者 张洋 通讯员 孙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