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推进雨污分流改造 确保城市“血管”通畅
坚持政治站位 高位协调推动

市委副书记邸义检查市区雨污分流工作
衡水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部署,把雨污分流改造工程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创建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省雨污分流改造示范城市为抓手,统筹协调、上下联动,成立了市区排水系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雨污分流改造列入全市20件民生实事和20项民心工程,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惠民生,以“绣花”般的工匠精神,扎实推进城市雨污分流改造工作,坚决打好打赢治水治污的人民战争。坚持科学规划 精准分类施策
聘请国内权威的专家团队,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可行、社会影响小”的原则,突出“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科学编制了《衡水市市区排水系统综合整治工程规划方案》。工程建设由市政府统一领导,市城管局、桃城区、衡水高新区、滨湖新区做为建设单位分区域实施。按主、干、次、支顺序对主城区15条主干街道、24条次干街道、部分小街巷老旧排水管网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总改造规模约200余公里。同步修建雨水调蓄池7座、提升泵站6座、旋流沉砂设备41座。
工程设计充分发挥市区水体众多的优势,科学设置管道种类、管径、布局、高程,有效利用既有合流管道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最大化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对居民小区、机关单位排水管道因地制宜进行雨污分流改造,与城市管网紧密衔接,形成较为完善的分流制排水系统,大幅增强城市排水设施功能,有效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彻底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形成的根源。
认真组织谋划 全力做好保障
衡水市市区排水系统综合整治工程是建市以来最大规模的排水改造工程,为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市委、市政府协调各相关部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打破常规、优化程序,积极寻找加快工作进程的解决办法,保障前期审批手续高效推进,项目快速落地;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衡水市积极参与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河北省2020年雨污分流改造示范城市的竞争评选,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分别于2019年9月、2020年2月成功入选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省雨污分流改造示范城市。
加强协调联动 合力克难攻坚

分步推进建设 分流成效显著
衡水市区排水系统综合整治工程自启动以来快速推进,截至9月中旬,雨污分流管网改造规模已达到252公里,提前完成年度任务;同时,加快推进衡水市主城区排水系统末端雨污分流改造,已完成34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646个小区、胡同小街巷改造工作,使主城区具备分流条件的区域实现了雨水就近直排入河,污水有效收集处理。经过近期几场降雨检验,道路未出现明显积水,雨污分流成效初步显现,困扰衡水市多年的城市内涝难题得有到效化解。
目前,衡水市按照省委省政府最新工作要求,继续发扬不怕辛苦、连续作战精神,加班加点、紧锣密鼓组织施工,加快推进市区雨污分流改造剩余工程进展,保证按年底前完成全部改造任务。
依托群策群力 着眼机制创新
在按下雨污分流改造“加速键”的同时,衡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研,认真倾听民声,了解民意,依托群众智慧,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推动工程高标准建设。同时,集中精力研究谋划下一步重点工作,确保软、硬件建设两手抓,以建设谋发展,强管理促成效。一是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在市区雨污分流改造全部完成后,计划将整个市区道路排水管网、完成改造的新旧小区、机关单位等支线管网全部交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将事权集中,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维护成本,强化源头控制,确保雨污分流改造与黑臭水体治理成果,促进城市排水管理水平迈向新台阶。二是建立健全“厂网河”一体化管理体系。计划通过加强“厂网河一体化”管理机制建设,统筹协调与城市排水相关的各项工作,充分优化、提升污水收集和处理的全系统功能,有效解决雨水消纳利用的问题,实现“水质保障、水量均衡、水位预调”,提升整体防汛保障水平,持续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三是加快城市“智慧排水”建设。持续加强“智慧排水”建设力度,增加“智慧排水”软硬件投入,逐步构建技术先进、信息完善、运行稳定、功能强大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排水管网运行状况的可视化、指挥调度全局化,提升城市排水管理水平,有效防止管网安全事故、漏损现象的发生,确保城市防汛排涝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