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以上来自再生水!北京经开区用全市最低水耗支撑经济高增速
大家知道吗?
产业项目聚集的北京经开区
在创造全市高经济增速的同时
万元GDP水耗仅有4立方米
是全市的1/4
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9月6日,经开区企业冠捷显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冠捷显示”)生产车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这个星期天比正常工作日还要忙碌。冠捷显示接到的显示器产品订单已经排满接下来的两个月,月产量也一度突破60万台,刷新了厂区单月产量的纪录。虽然产量快速攀升,但冠捷显示整个厂区水耗却没有增加。
冠捷显示的节水举措及达成成效
是全区水循环利用的一个缩影
地处北京东南五环外、京沪高速旁的北京经开区,是北京市的实体经济主阵地。一个产业项目聚集的区域,却不是耗水大区,通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厂的建设运营,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在创造全市高经济增速的同时,万元GDP水耗仅有4立方米,是全市的1/4。


单靠污水集中处理,节水效果并不明显。经过反复研究论证,经开区决定在污水处理设施的基础上建设再生水厂,处理达标的污水再经过加工,达到工业用水标准,向区内企业供应。2008年再生水厂建成投产,日产水量达到2万吨,高品质工业用再生水得到区内众多企业的认可,纷纷停掉自来水,将再生水应用到生产中,经开区也率先建成了全市节水示范区。
2010年京东方八代线将要落户经开区
是当时全市最大规模单体电子项目
然而,该项目设计用水量达每日3.8万吨
相当于当时全区总用水量的一半
国家相关部委考虑到
北京市没有这么大的水量来支撑
审批事项悬而不决
京东方八代线项目正在发挥的新型显示产业的拉动作用,是经开区在引入项目之初预判到的,也是决心将该项目引入的原因。没有水量支撑,经开区当时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生产不动新水,用再生水来支撑。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经开区立即将东区污水处理厂扩容到日处理量5万吨,并修建管线将小红门污水处理厂的水引入,每日引入量达2万-2.5万吨,保障充足的水源。随后采用核心区再生水厂建设工艺,在路东区污水处理厂内建设了日产水量4万吨的再生水厂。当京东方八代线投产后,工业用水完全应用再生水,实现了“生产不用新水”的目标。


图片:潘清泉
记者:田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