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共创辉煌!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乌鲁木齐水业集团-汗水洒满抢修路 信念筑牢防疫墙

发布日期:2020-09-11 来源:新疆水协
  在这场全民战“疫”的攻坚战中,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我们的家乡终于逐步有序地开始恢复生产生活。瞧——纵横交错的柏油路上行驶着各式车辆,街头巷尾也升起了熟悉的城市烟火气息,小区里三两漫步的人群无一不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疫情发生以来,很多人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留下了不平凡的身影,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下沉干部、还有保障城市供水的每一位水业人,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不辞辛苦冲锋在前,用汗水守护万家灯火,用辛劳确保供水正常,用平凡之躯坚守在供水最前线,用三个服务筑起防疫钢铁墙。、
 
  9月1日,正式复工的第一天,也许居家47天的你正和许久未见的同事朋友互问安好,也许在单位值守47天的你正匆忙赶往回家的路途,而终于可以回家看看的水业抢修人,这会却顶着烈日奋战在东大梁DN1400管道突发爆裂的抢修现场。这是一条城市主要供水管道,影响面涉及天山区、水区、米东区三个城区的正常供水,为尽快恢复居民正常用水,最大限度减小对复工复产带来的影响,水务局局长王宗江、副局长侯卫东;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魁梧、副总经理艾尔肯.吐尔地、韩旭亲临现场进行指导。现场一片汪洋,跑水点错综复杂,有些地方甚至已经有了塌陷的裂痕,抢修人一边要求减压关闭闸门,一边安装液压动力站进行抽水,在距离该管线上方20公分处布有DN800排水管线,由于管线占压,开挖难度较大,挖掘机手小心翼翼的进行开挖。在挖出长4米、宽8米、深5米的基坑后,由人工进入进行清掏,此时的太阳把人的影子挤压在脚下,火辣辣地照在每个抢修人的身上,由于跑水量较大,地下土壤含水量较高,每一铁锹下去的分量都比正常重量重很多,高温压缩着周遭的空气,只见一个个抢修人额头上的汗珠越来越大,在安全帽的帽檐形成了一圈水珠。裸露出的管线被长2.7米,高1.6米的混泥土包裹着,仍然无法确定漏点,只能利用液压动力镐一点一点破碎商混、找漏点,又经过7个小时的人工作业,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DN1400供水管道下口处找到了一条1米多长的裂口。此时已近凌晨5时,抢修中心领导班子果断制定施工方案,采取“开天窗”,人工进入管道内焊接操作,一小时、两小时……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为了抢时间抓进度、促安全保质量,抢修人根本顾不上吃饭,渴了就喝几口凉水,累了就坐在潮湿的地上抽根烟,他们就这样加班加点的干着,一干就是一夜,于次日中午13时恢复了供水。可抢修任务并没有结束,由于跑水时间长、漏水面积大、土质浸泡过度,为了防止路面再次塌陷,造成车辆安全事故以及二次抢修,必须对基坑土质进行换填,抢修中心前后更换戈壁土80立方米,直至晚21时,此次抢修任务才算圆满完成。
 
  与此同时,抢修中心还同时兼顾完成了米东区芦草沟DN400钢管抢修,米东区人民庄子DN400钢管抢修,新市区天山花园DN200铸铁管抢修,新市区北京城PE160管线抢修,天山区北湾街PE200管线开挖抢修,沙区牛奶巷DN80管抢修,沙区九家湾三队PE63管线抢修,24小时内完成开挖性供水抢修共8起。再见到抢修人时,他们眼里布满了血丝,嘴唇也干裂的出了血,晒的黝黑的脸庞仍然挂着憨憨的笑容,你一言我一语声音沙哑地安排着第二天的抢修工作。就是这样一群人,一副沾满泥水的手套,一件被汗水打湿的工作服,一双常年浸泡在水里的胶靴,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全年无休、随时待命,夜以继日的守护着这座城市的“生命线”!
 
  自7月17日至今,抢修人除每日对中心院内进行无死角消杀,按时上报在岗人员体温外,还随时“出战”各个抢修现场,协助南郊防洪驻守10余天,配合天山区、沙区建设隔离用房4次,完成开挖性供水抢修起92起,更换闸门3台,帮助各社区完成表后管线抢修21起,47天来抢修时间约700余小时,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4个小时以上,不仅完成了巷道内小管径的频繁抢修,还多次完成了大的爆管抢修事故。他们忙抢修、保供水,面对昼夜温差,苦中作乐;面对恶劣环境,奋不顾身;面对长年劳累,毫无怨言;面对种种误解,默默承受;在供水事业中挺身而出、逆流而上,用实际行动践行“服务民生,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市委市政府战略目标”的企业宗旨!(应急抢修中心 李佳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