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紧裹泥水 担当绽放初心

8月18日
8月18日夜间,嘉陵江2020年2号洪水过境北碚。
8月19日
19日上午8时,嘉陵江最高水位高达200.13米,重庆水务集团三峡水务公司下属北碚排水公司多处管网被洪水淹没。
8月21日
21日下午,洪水逐渐退却,北碚排水公司立即加大被淹没管网巡查。
8月23日
23日中午,管巡人员排查至柳吊溪段管网时突然发现141-153#、160-164#检查井管段多处因洪水退潮的巨大拉力导致坡体整体垮塌,直径1.2米、长达470米的复合波纹管断裂损毁!情况危急!
全司总动员——守住阵地
接到险情后,三峡水务公司领导班子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实地查看险情并及时报告重庆水务集团,紧急抽调全司各所属单位党员为主的骨干人员组成抢险突击队,迅速制定应急抢险方案——“利用箱涵建设两级临时提升泵站”。一是积极调度全司物资,水泵、水袋、发电机等一批批物资在较短时间内全部调配到位,缩短抢险时间;二是积极创造施工条件,该处管网沿江而建,道路崎岖难行,抢险突击队沿途快速开辟了1.2公里的临时道路,便于加快抢修;三是搬运提升泵、管袋、封堵材料等应急抢险设备及物资,多个作业面同时开工联动抢险,铺设临时电缆线2.6公里、临时管道3公里;四是封堵箱涵,采用沙袋、木板加螺纹钢固定的方式,堵塞管道破损口,使之形成密闭积水井,再通过临时压力管道将井内水转移至后端完好管网。

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付朝清(右2)带领大家一起搬运抢险物资(不少突击队员闻讯后主动从家里赶赴现场参加抢险,故身着便装)
奋战不眠夜——争分夺秒“这退水后的江边都是近2尺深的淤泥,扛着设备可怎么走得过去呀?”
“我们踩一条路出来!”
“这根800米的电缆实在是太长太重了,怎么送得过去啊?”
“加把劲坚持一下!悦来厂支援的同事马上就到,渝北公司、水土公司、鱼复公司……兄弟单位的同事们都出发了!”
“这三四百斤重的提升泵,前面是近90度的湿滑上下坡,还要过泥滩……大家千万稳住!”
一颗颗焦急的心,在党员骨干们沉着坚毅的精神影响下,很快镇定下来,开始释放出力量。


设置动力电缆现场
很快,三峡水务公司下属各单位100余名精干力量组成的抢险突击队集结到位,现场分为物资组、电力组、搬运组、施工组、后勤组、安全组6个小组,各自扛起设备设施、背着临时管道、搬着沙袋木板,深一脚浅一脚地在1.2公里长的浑水泥滩之中吃力地往返。为了堵住检查井使其不溢流,抢险突击队员们带上安全绳跳入井中,在暗黑脏湿的狭小空间里搬沙袋、加固支架、装设水泵,勾着腰连续奋战1个多小时,没人吱一声,大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和洪水赛跑、和时间赛跑…….
不知不觉间,夜已深,四周归于一片漆黑,泥泞湿滑的便道,沿途长满刺人的荆棘,而外侧就是浊浪滔滔的嘉陵江——抢险环境极度恶劣。肩膀上磨破了皮,脚底被扎出了血,腿上被划了口子,每一个队员却都咬着牙不吭一声,强忍疼痛用力托起800米长的电缆,肩扛手抬着抢险物资,向着目的地一步一步摸索着挪动。
这的确是高强度的体力活儿,参加抢险的数十名劳务人员已轮换了3次了,但我们的抢险突击队员依然整夜坚持。渴了,把谁手中的水传过来喝一口;饿了,把没盐没酱的方便面当干脆面啃一口。全身上下都是污泥和汗水,微弱的照明下,整张脸就只露出一双眼睛…….
“来呀!继续!”这个夜晚,他们仿佛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累,一刻不停地下井堵塞管道破损口,牵搭线缆,搬运设备,封堵箱涵、搭建管道,就像永不知疲倦的铁人一样接续鏖战。


天蒙蒙亮了,经过20小时的艰辛抢险,突击队员们终于封堵完检查井,搭建好临时电缆及压力管道,将设备设施运送到位。
8月24日早9:00,调试通水。10:40,启动提升泵将积水井内的污水顺利转输至后端完好管网,基本恢复运行!
奋战一昼夜的抢险突击队员们还不能休息,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陆续回到原单位继续抗洪保运行工作,部分人员留值现场加固管网,整理抢险物资。
这难忘的20小时里,三峡水务公司和所属9个单位全力以赴——
他们排查265个检查井、12.46公里管道;
他们在近2尺深的淤泥、近90度的湿滑上下坡间转运物资;
他们在1.2公里长的泥滩里多次往返;
搭建管道3公里、搭接电缆2.6公里、运送设备物资9吨;
他们中,有陈贵生、有张金、有张双、还有吴启波……有50余名共产党员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