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话深水见圳者(上) - 中国城镇供排水协会
携手同行,共创辉煌!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献礼特区40周年 | 对话深水见圳者(上)

发布日期:2020-08-26 来源:深圳市水务集团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
  40年的改革创新
  40年的波澜壮阔
  40年的乘风破浪
  40年的勇立潮头
  深圳河
  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
  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
  深圳不断被赋予历史重任
  深圳湾
  作为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的水务集团
  见证了这座城市成长的点点滴滴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
  深水人说
  ▼
  印象当年
  赵伍军
  职务:原客服分公司客户管理员
  关键词:奉献
  1981年,我来到沙头角水厂,主要负责抄表、维修等工作。那时候,整个沙头角片区的居民用户不满600户,每当有用户申请用水时,我就上门安装水表,然后是收费,收完后再去银行存钱,统一打到集团的账户里。有时候水管爆了,我们也要立即赶赴现场,即使是凌晨2点,也要立马爬起来,当时我们是没有加班这个概念的,公司需要我们,我们就往前冲。
  丘学荣
  职务:罗芳水质净化厂副厂长
  关键词:敢为人先
  1986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集团从英国引进了第一套能对自来水生产过程进行自动化管理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以提高水厂自动化水平,更好地保障出厂水水质,在行业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邓若哲
  职务:南山分公司经理
  关键词:水荒
  那是1990年前后,整个深圳都缺水,闹水荒。老百姓用水,要到我们指定的供水点,拿着桶去排队取水。每天天还未亮,就已经排了几十米长的队伍了。那时候的水呀,真是比黄金还贵。
  郑庆章
  职务:原水务集团副总经理  
  关键词:拓展
  为实现企业的保值增值,输出集团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从1992年开始,集团开始跨区域投资,首次选在了坪地,与当地政府合作,建立了日供水能力仅为3万吨的水厂,如今该水厂规模已达到14万吨/日。2005年,随着异地项目逐渐增多,集团成立了深圳水务投资公司(现名为深圳环水投资集团),专门运营管理异地项目。
  陆坤明
  职务:原水务集团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关键词:执着
  退休之后,我被集团返聘回来担任水协科技委顾问,直到82岁时,我依然坚持。我的工作是调查和撰写城市供水水质简报,主要谈一谈供水水质方面的东西,先是用手写,底稿改完后,就打印出来整理成册,为水协会员单位提供相关水务信息和技术。
  秦同水
  职务:滨河水质净化厂司机班班长
  关键词:水污染
  1983年,我来到滨河水质净化厂,当时该厂还没完全建好,所有的员工都负责搞绿化,把厂区周围没有构筑物的地方都种上树。1984年水质净化厂投产后,作为操作工,我被分配到污泥工段,那时候的污泥跟现在不一样,污染少,容易处理,现在的污泥有机物含量多。大约2000年,我亲眼见证了深圳河“变黑”的过程,由于监管不严、雨污混流及船只将生活污水直排入河等原因,深圳河污染日益严重,到处都是黑臭。
  尤作亮
  职务:水质监测站站长
  关键词:管理创新
  为更好地保障出厂水水质,集团在全国率先将HACCP质量管控体系引入到自来水生产过程中。也就是说,用生产食品的质量要求来要求自来水的水质。这既是管理体系上的提升,也是观念和理念的提升。
Baidu
map